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 4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马背图书馆》的报道。
在以牛羊为伴的牧场上,牧民沈延龙还有个特殊的称谓——“马背图书馆馆长”。
(资料图片)
45岁的沈延龙家住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野牛沟乡大浪村,沿着一条崎岖的山路前行,祁连山脚下,一栋白墙红瓦的牧屋格外耀眼,袅袅炊烟在屋顶升腾……
“马背图书馆馆长”沈延龙骑马为附近的牧民送书。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李琳海 摄 小院不大,院里住人,院外是牛羊的“小窝”。在内地已是春暖花开的时节,牧民的小屋里依然生着火炉。在这间面积不大的房间里,几个整齐陈列的书柜让小院充满书香。
五年前,由青海省和祁连县图书馆共同建设的马背图书流动阅读推广活动项目在大浪村正式启动并开始运行,“马背流动图书馆”由此点燃了广大牧民群众祈盼知识、渴求致富信息的梦想之光。随后的五年里,沈延龙和妻子赵红梅牵着马,驮着书,将书本送到牧户家中。
如今,读书成为牧民看到山外世界的窗口和“良药”。
又是一个送书的日子。一大早,沈延龙和妻子吃了抗饿的酥油糌粑,给马喂了干饲料后启程了。野牛沟乡地处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内,这里平均海拔超过3300米,由于山大沟深,牧民居住分散,走完几户人家就得整整一天。
再远的路也隔不断牧民对知识的渴望。牧民扎西喜欢读四大名著,搞牛羊养殖的畜牧业合作社负责人喜欢看科学养殖类的书,还有一些“90后”青年喜欢读《格萨尔》史书……对于牧民的阅读需求,沈延龙熟记于心。
沿着一条铺满砂石的路往前走,牧民才昂三知布早早地站在山口向他们打招呼。看到熟悉的面孔,他们夫妻二人不由加快了速度,嗒嗒的马蹄声在空谷中回响。
“每个月馆长会给我们送两次书,一本书快读完的时候,他一定会来。虽然我文化程度不高,但读书会让牧民的心变得更加辽阔。”37岁的才昂三知布说。
聊天中记者得知,近五年里,才昂三知布不仅读完了《三国演义》等名著,也渐渐爱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类书籍。“有时放牧累了,躺在草原上想想书中主人公的命运,读书让我内心更加强大。”
比起才昂三知布,也许沈延龙更加懂得读书的意义。
沈延龙的大姐沈玉兰是位民办教师,从小,在姐姐的影响下,他知道读书能改变命运。他家里兄弟姐妹多,高中毕业后,由于家里需要干体力活的人,从小喜欢读书的他只能留在父母身边继续放牧。
“一个人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是一辈子的财富。”也许就是姐姐的这句话,无论晴天还是下雨,无论是大雪还是风沙,沈延龙给牧民送书的路从未间断。
冬天一身土,夏天一身泥。这是他和妻子送书路的真实写照。七八月间,他们送书路上必经的油葫芦河经常涨水,有时湍急的河流会没过马的肚子,有几次,他差点被河水冲走。
拖着湿漉漉的身体,顾不得自己的安危,走上河岸,他首先看看马背上的书是否完好。
艰辛的路上也会遇到惊喜。沈延龙说,虽然路途艰险,但雪山、草原、大片的原始森林等美景没让他的眼睛“受罪”。夏季,走在风景如画的山路上,他似乎也能感受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好意境。
“只是菊花成为漫山的金露梅和银露梅,南山变成了我再也熟悉不过的祁连山。”
“夏季是草原最美的季节,这也是牧民最需要阅读的时候。”沈延龙说。草原牧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每年7月至11月,牧民一般都带着帐篷、赶着牛羊来到水草丰美的夏秋牧场。可夏秋牧场一般都非常远,手机没有信号,每天除了照顾牲畜,牧民生活十分单调。夜深人静的时候,越来越多牧民选择看书。
“夜晚,除了仰望星空,读书成为一种抵抗孤独的力量。”沈延龙说。
如今,沈延龙的送书队伍不断扩大,已有6个成员,年龄在33-45岁间。和沈延龙一道的送书员索南木说:“山里的世界是局限的,但是牧民脚步到不了的地方,书籍却可以带我们去。”
野牛沟乡党委书记鲍宪琴说,如今的“马背书屋”走出了原有的20万亩草场,将服务扩大到周边的村镇,成为附近牧民乡村振兴路上获取先进农牧业知识的“加油站”、传承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播种机”。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牧民的孩子知道了读书的重要性,考上大学走出大山。
结束采访时,沈延龙高兴地说,他的女儿现在是青海大学的学生,儿子也在县里读高中。孩子们非常支持他的工作,放假时,有时陪他们一起进山送书。
时光流转,四季更迭,这条看不见尽头的山路依旧书香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