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6月CPI“零增长”,PPI降幅扩大,是否面临通缩风险?
2023-07-10 21:57:33 天下银保

6月猪肉价格继续走低,原油价格继续放缓,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为零,同时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跌幅扩大,创七年半来最大降幅,通缩是否真的来了?


(资料图)

国家统计局7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CPI同比由上月上涨0.2%转为持平,环比下降0.2%。PPI同比下降5.4%,降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

CPI同比持平

鲜菜价格上涨挡不住猪肉价格下跌。6月份,CPI同比由上月上涨0.2%转为持平,环比下降0.2%。

同比来看,食品中,鲜菜、薯类、鲜果和禽肉类价格上涨较多,涨幅在4.3%-10.8%之间,比如鲜菜价格上涨10.8%,鲜果价格上涨6.4%。同时,猪肉价格下降7.2%,降幅比上月扩大4.0个百分点。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6月,猪肉批发价格仍处于回落通道,蔬菜价格继续回升。截至6月29日当周,猪肉及19种蔬菜批发市场周均价为19.06元/公斤、3.84元/公斤,分别较截至6月1日当周均价下跌1.14%和上涨0.79%,同比分别下跌10.9%和上涨17.4%。

“6月猪肉价格继续走低,原油价格继续放缓,国内居民消费品市场供给充裕,以及去年基数有所抬升,抵消了蔬菜、服务业价格上涨影响。”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7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称,近期生猪价格继续低位运行。为推动生猪价格尽快回归至合理区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启动年内第二批中央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并指导各地同步收储。国家高度关注生猪市场价格变化,将持续加强生猪产能和价格调控,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

非食品中,汽、柴油价格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服务价格涨幅回落,非食品价格同比也有所下行。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7%,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2.7%,降幅扩大1.0个百分点,其中能源价格下降9.3%,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0.5%,降幅均有扩大。

从数据来看,居民对服务消费的需求仍比较谨慎。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表示,当前制约服务价格上涨的因素是复杂多元的,但从居民微观主体的行为看,与居民就业和收入预期有待提振、居民在服务支出方面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相对比较谨慎关系密切。不过,从环比来看,服务价格涨幅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1%,说明服务需求在持续恢复,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核心CPI同比涨幅回落也验证了这一观点。6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这是受到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世界经济低迷、国内需求仍显不足,以及上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多重因素影响,总的来看是阶段性的。

PPI同比或触底

PPI同比已经连续9个月处于通缩区间,且降幅连续6个月扩大。国家统计局表示,这是受石油、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回落,及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

从同比看,PPI下降5.4%,降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同比降幅扩大主要是受石油、煤炭等行业价格继续回落影响。主要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降幅在14.9%-25.6%之间,降幅均扩大。

周茂华判断,从趋势看,6月PPI同比基本触底,预计后续PPI同比将逐步改善。“主要是宏观政策加码,需求复苏步伐有所加快,工业企业逐步由被动去库存转向主动补库存,加之基数影响减弱,预计PPI同比将逐步改善。”周茂华表示。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也认为,PPI同比跌幅大概率已触底,预计下半年有望逐步收窄。“PPI同比降幅扩大,除了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下降及高基数效应的持续拉低因素外,也反映出地产和建筑链条动能以及工业生产强度仍偏弱的现实。”庞溟表示。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结合供需两方面来看,今夏高温天气或对整体通胀形成一定扰动。其中,能源需求上升和供给扰动,将对上游价格形成支撑,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和中国国内煤炭价格已开始回升,叠加基数影响,预计6月PPI可能已触达底部,7月有望降幅收窄。

消费复苏需要时间

CPI同比连续数月徘徊在低位,加大促消费力度的迫切性提升。

“整体上看,6月CPI同比进一步降至通缩边缘,物价低迷走势明显,主要是此前疫情期间宏观政策始终坚持不搞大水漫灌,货币因素不支持物价高涨。这是当前国内外通胀走势形成鲜明对比的一个根本原因。”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

而通缩意味着货币供应下降、物价持续走低和经济衰退,专家认为,我国物价低迷并不能直接与通缩画上等号。“具体而言,猪肉和蔬菜价格走低是今年食品项通胀回落的主要原因;疫后消费、服务需求的缓慢修复下,非食品项、核心CPI涨价缺乏支撑。此外,今年信贷投放和货币供应量大增,但并未全部流入商品的生产消费领域,且居民端扩表意愿有限。”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团队认为,我国低通胀环境的主要原因在于个别商品的周期性降价与供需修复节奏分化,尽管我国部分商品价格水平有所回落,但货币供给量充足,经济处于修复阶段,因此并不面临通缩的风险。

我国经济恢复需要的是时间,进入下半年促消费政策将进一步发力。“我们预计,三季度促消费政策将进一步发力,居民消费修复势头趋于加快,核心CPI同比会稳中有升;进入四季度,伴随高基数效应退去,整体CPI同比也将稳定恢复正增长,年底CPI同比仍有望达到2.0%左右的常态水平。历史数据也显示,在经济回升向上阶段,出现持续通缩的风险不大。”王青表示。

周茂华也提出,客观看待目前国内物价反映的问题。“一方面,低通胀反映目前国内需求不足,部分工业企业仍面临一些经营压力;但另一方面,物价低迷并非都是利空。目前低物价反映国内市场供给充足,低通胀与国内需求复苏相匹配,低通胀为国内宏观政策营造有利环境;能源、原材料等商品价格回落,有助于缓解部分中下游制造业企业成本压力。”

“我国物价、经济、产业结构与欧美主要经济体不同,我国宏观政策传导机制和路径也存在明显差异,目前我们需要对国内经济复苏进程多一点耐心。”周茂华表示。

记者 | 曹韵仪

热门推荐